【典型案例】
某日,杨女士接到自称是市防疫办“防疫流调”工作人员来电,需要杨女士协助配合新冠防疫调查。因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杨女士又刚去过外地,于是立即表示将积极配合做好“防疫流调”。来电人先后询问了杨女士姓名、年龄、家庭地址、近期可有不适、是否做过核酸检测、是否去过疫区等问题,杨女士一一进行回复。随后,来电人称为了配合流调,防疫办开发了流调小程序APP, 并发送了一个二维码给杨女士,称需要杨女士扫码并填写个人信息。在填写过程中,杨女士发现还需要填写银行卡等与流调无关的个人信息,于是立即警惕起来。由于社区附近的银行工作人员经常来社区开展金融知识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故杨女士带着疑惑来到网点寻求帮助。经进一步了解,银行工作人员告诉杨女士,这是电信网络诈骗新花样,千万不可随意扫码并透露个人敏感信息,以防发生财产损失。
【案例分析】
近期,国内多地出现新冠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防控形势严峻。防疫部门安排工作人员开展防疫流调工作,涉及人员可能会接到流调电话。因情况紧急,流调工作人员会采取多种联系方式,接到电话后需真实、准确报告相关信息,早一点完成排查,早一步排除隐患!
在正规流调过程中,公民的个人信息和隐私是受法律保护的,所获得的所有信息都会严格保密,不会询问财产等与疾病传播不相关的问题、不会以任何理由索要银行卡号或密码等信息、不会推销任何产品或以任何理由要求转账付费等、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或二维码。
【消保提示】
近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消费者要特别警惕以下几种形式的疫情诈骗案件:
1.谎称可以代购或屯有医药口罩等防疫物资,待买家付款后,以各种理由拒绝发货或直接拉黑。
2.冒充公益组织或部门,通过手机短信、虚假网站等方式,发布虚假捐赠活动骗取钱财。
3.骗子伪装成身边亲属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谎称“感染新冠病毒”,要求向指定账户交纳“住院费”、“医药费”。
4.假冒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等,谎称有特效药,诱导前往钓鱼链接购买,从而获取银行卡信息盗取资金。
5.在车站、码头等场所,装作防疫工作人员,谎称进行体检并以此收取体检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