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 繁体版 English 客户服务:微信 95577 95577 信用卡客服4006695577 信用卡客服4006695577 繁体版 移动版

当前位置: 今日华夏 > 华夏风采 > 消费者权益保护 > 金融教育

华夏风采

金融教育 打印

【以案说险】高息理财需谨慎 多学多问护“钱袋”
发布时间:2022-03-21

    【典型案例】

  某日,一对中年夫妇来到网点咨询理财业务,表示自称某银行财富经理打电话推荐“高收益、风险低”的理财产品,并让其汇款到某小额贷款公司。中年夫妇对宣传的“高收益”非常动心,但为了稳妥起见,还是找了附近的银行网点上门咨询。银行理财经理热情接待了这对夫妇,并告诉他们在选择购买理财产品之前,应该首先预估自己和家庭的总收入和总支出,合理分配资金,安排投资期限,不要盲目追逐“热门”产品。此外,购买理财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渠道,不能仅听销售人员的口头宣传承诺等。夫妇二人表示非常受益,进一步增强了金融风险意识,并拒绝了在小额贷款公司购买理财产品。

  【案例分析】

  投资需谨慎,销售理财产品的企业需要有相关牌照、资质,不法分子提供的收款账号通常为非正规持牌机构甚至是个人账户。“稳赚不赔高收益”产品多为投资骗局,诈骗分子通常以“高额回报”“稳赚不赔”“保本”等虚假宣传手段为诱饵,投资者往往容易经不住高利诱惑落入投资陷阱。

  【消保提示】

  1.金融消费者要打消“用小钱赚大钱”的念头,正确识别和看待金融风险,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投资意识。

  2.金融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一定要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在正规机构购买的理财产品可以通过官方网站、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营业网点等渠道查询到正在销售的理财产品。在营业网点购买理财产品前,也可通过销售人员公示栏查看销售人员的销售资格。

  3.金融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前,要充分了解产品特性和投资风险,如实进行风险评估问卷填写,选择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

  4.金融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过程中,要配合银行工作人员进行“双录”。这是金融监管机构为了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设立的保护机制,也是促使消费者详细了解金融产品的重要环节。“双录”影像可以原景重现,可以成为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有效依据。

【以案说险】高息理财需谨慎 多学多问护“钱袋”

注: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部分业务以当地网点的公告与具体规定为准。
打开微信"扫一扫",鲜享华夏银行微服务